close
文:張宏哲老師(台北護理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教授)

 


除了身體的照顧,老人家的心理照顧也很重要,以下為大家簡單介紹老人的心理照顧五個原則(簡稱A.C.E.R.S.)。


 


一、 加強老人的社會支持(Attachment promotion)


老 化過程中,老人最普遍的經歷是多重失落,如失去健康、財力、朋友等,老人的社會網絡可能會縮小許多,由於老人在老化過程可能失去長期可以依附、可以信賴、 和傾訴的對象,如何為老人找到這類依附的對象對於老人的生活適應更是不可或缺,強化家人的聯繫、建立志工長期的訪視,這些都是強化依附的良方。


 


二、 找尋往日因應壓力的方式(Coping skills review)


老人必須從生命的回顧之中,學習接納過去的遺憾,肯定過去的貢獻。從回顧中找到過去使用過、有效的因應壓力和解決問題的技巧。


家 人可以提供老人回顧生命的機會,提示「你印象最深刻的事」、「你感到最傷心的事」、「你覺得最高興的事」等等。老人如果有重複述說的習慣,不論如何,聽的 人需要容忍和接納,可以肯定她(他)的貢獻。如果說到遺憾之處,可以安慰說已經過去,而且已經盡力了。提到生命中的難題,可以探究過去他是怎麼應付的,如 果他現在也面臨老年的壓力和問題,可以將過去應付的方式連結在一起。


 


三、紓解和抒發情緒(Emotional relief)


任何人經歷失落都必須將可能的情緒反應抒發出來,心理才會健康,親友可以提供老人抒發情緒的機會,聽老人抒發情緒的時候,必須要能夠表達同理心,可簡單歸納為幾個步驟:


(一)協助老人辨識老化的失落可能會產生的情緒反應:例如:因為健康狀況變差、失能、可能覺得失控和無力感,也可能覺得孤單孤立。


 


(二)將我們覺察到的感受說給對方知道:以「妳好像覺得」、「妳似乎感到」、「我聽的沒錯的話,妳感到」的口語。


 


(三)接納,不輕易勸說和忠告:很多人聽到別人的感受,會很輕易的以自己的看法,想要勸告對方改變心意和感覺,例如:「不要傷心」、「你兒女不會拋棄你的」,這樣做只會讓對方覺得無法再溝通下去。


 


(四)注意情緒感受和行為常常會不一致:如果沒有機會幫助他說出來,他可能會以生氣、指責等方式讓周圍的人覺得很難忍受,所以周圍的人必須瞭解這種情形,就比較容易體諒,最好是能夠提供老人說出感受的機會。


 


四、找尋和重拾往日的樂趣(Recreational provision )


家人可以盡量鼓勵老人重拾往日的樂趣。也可以鼓勵老人參加各種活動方案,除了協助或提供身體上的照顧之外,訪視、關懷和提供相關的活動,都會成為老人生活中很重要的「期待」和「盼望」。


 


五、重建自我概念(Self-Concept reconstruction


老 化引起多重的失落,不少失落會衝擊到老人的自我概念,「自我概念」指的是的「我是誰」的一種認定或看法,這種看法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和行為,例如:失 去健康或活動能力可能使老人的自我概念從「我是一個健康的人」轉變成「我是一個中風癱瘓的人」,心情也可能從開朗轉為鬱卒,家人如果鼓勵老人,強調「雖然 失能,有大家的陪伴和鼓勵,一定可以克服失能的問題」,可以將這樣的話「我雖然失能,還可以善用還有的潛能」不斷的教導老人。當然,如果能夠讓老人有抒發 情緒的機會,提供必要的陪伴和支持,自我概念的重建才會比較有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夜貓一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